邵陽日報評論員
市場主體有活力,經濟發展才有動力。企業活力是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。
全市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:一往無前、毫不懈怠,統籌各方力量、形成合力、協同推進,充分激發民營企業新動能、新活力,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。我們要遵循辯證法,堅持改革創新,統籌把握好“立與破”“大與小”“新與舊”“內與外”之間的關系,不斷培厚發展沃土,破除發展壁壘,培育創新生態,為民營企業穩預期、增動力、添活力。
把握好“立”與“破”,激活民企發展新動能。做好經濟工作,既要有統籌謀劃的“立”,也要有大刀闊斧的“破”,做到破立并舉、先立后破。一方面,要通過改革創新的辦法,不斷完善市場準入退出機制和市場競爭機制,大力推進機器管招投標改革,把新機制、新模式、新規矩立起來;另一方面,要堅決破除制約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、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,系統清理和廢止束縛民營經濟活力釋放的過時政策規定。
把握好“大”與“小”,構筑梯度成長生態圈。無論是具備規模優勢的大企業,還是初創型、潛力型的小微企業,都是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。要以戰略性思維打造“頂天立地+鋪天蓋地”雙軌培育體系:針對龍頭企業,實施存量企業擴能倍增行動,推動技術改造與產業鏈協同;針對中小企業,構建“個轉企、小升規、規改股、股上市”成長通道,做好梯度培育文章,形成大中小微企業協同發展的“熱帶雨林”生態。
把握好“新”與“舊”,打造創新驅動強磁場。新舊動能的轉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,需雙輪驅動形成合力。一方面,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,建立完善“政產學研用金”創新聯盟,發揮好邵陽籍院士等高層次人才優勢,利用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邵陽區域分中心等平臺,推動創新鏈、產業鏈、資金鏈、人才鏈深度融合,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。另一方面,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時要避免簡單淘汰,積極運用數字技術、綠色技術,推進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改造,重塑競爭優勢,實現“老樹發新芽”。
把握好“內”與“外”,開辟雙循環增長極。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,既是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,更是其應對復雜環境、贏得競爭優勢的戰略選擇。對內,加大“引進來”力度,規范招商引資政策體系,持續開展“湘商回歸”“校友回邵”專項行動,完善產業鏈條,推動產業集群發展。對外,加快“走出去”步伐,支持企業布局建設海外倉、海外展廳,發展新型貿易,以主動出擊的方式拓市場搶訂單。
企業活水奔涌,發展引擎轟鳴不息。我們要以硬招實策打造民營企業發展陽光生態,讓各類市場主體大膽創新、競相發展,以萬千市場主體的活力迸發,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