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陽日報·邵陽新聞在線記者 賀旭艷
“我想讓大家知道,當初他們幫過的何穎慧現在怎么樣了,她現在畢業了,想回報社會啦!”相比8年前從北京做完手術回來,22歲的何穎慧清秀的臉龐上明顯多了些堅毅神色。
代步車上的何穎慧
6月27日,在長沙市一家文化傳媒公司,何穎慧正在向學長請教直播創業。脊柱側彎、體重只有26公斤的她,靈活地駕駛一臺小小的電動車,像小鳥般輕盈。她說起這些年的經歷和未來的打算,又讓人仿佛見到一只正欲展翅的雛鷹。
“野百合女孩”感動中國
何穎慧是本報多次報道過、備受社會關注和關愛的二級肢體殘疾女孩,自幼患有神經性肌肉萎縮,并導致脊柱側彎,因醫生診斷“疑似漸凍癥”,被稱為“漸凍女孩”。她和鄰家女孩何芹姣的故事曾經感動中國,不僅亮相CCTV“慈善之夜”,還被拍成道德素質教育題材電影《野百合女孩》。
兩人是新邵縣寸石鎮青山村人,何芹姣比何穎慧大一歲。何穎慧一歲時,母親便離開了家。何芹姣兩歲時,母親也離家出走。在何穎慧只能依靠板凳挪動身體,父親三級智力殘疾,年邁多病的爺爺奶奶背她背不動的情況下,9歲的何芹姣從2010年開始主動背她上學,一背就是風雨無阻的4年。當地政府為何穎慧配備輪椅后,何芹姣每天推著她上學,背她進教室。學習成績更好的何穎慧,也在學習上給予何芹姣幫助和鼓勵。
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何穎慧
兩人在家境困難、失去母愛的艱難歲月中,互相扶持,向陽生長,經《邵陽日報》等媒體報道后,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。各界愛心紛涌而至,對她們在家庭、學習、生活上給予了系列幫扶。何芹姣獲得了全國優秀少先隊員、邵陽市第四屆道德模范等一系列榮譽稱號。何穎慧在北京天使媽媽基金會的資助和志愿者的幫助下,赴北京進行了中醫康復治療、跟腱延長手術、動脈導管未閉手術等多次治療,得以站立行走,回歸校園。
愛心護航完成大專學業
因為大量的時間花在康復治療上,何穎慧的學習成績受到影響。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,從新邵安義學校畢業后,她進入新邵職業中專,學習計算機專業。三年后她升入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,學習跨境電子商務,完成三年學業后,今年6月大專畢業。
激勵何穎慧不斷努力前行的,正是社會給予的關愛。在2014年底“CCTV慈善之夜”的舞臺上,她就對著全國電視觀眾說過:長大后要開一家慈善公司,去幫助社會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。她也一直牢記著爺爺的囑托:“你現在還沒有能力,但是逢年過節你要給那些幫助過你的人發信息問候,等你長大后有能力了,你要回報大家。”為此,她還專門建了個微信號,聯系那些幫助過她的愛心人士和志愿者。
何穎慧和“背背隊”成員合影
何芹姣陪伴她走過了在青山小學、安義中學讀書的日子,進入新的學校后,更多的同學接過了背她上課、照顧她日常起居的接力棒。新邵職中和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為她減免了學費,爭取了助學金,讓她讀書沒有經濟上的負擔。老師和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上悉心照料,讓她克服身體上的缺陷順利完成了學業。
大學老師動員全班男生為她組建了“背背隊”。學校專門為何穎慧贈送了一輛新的代步車“小藍”,為滿足她想鍛煉自理能力的需要,為她單獨安排了宿舍。只要何穎慧有需求,她隨時可以喊來同學幫忙。
自強不息擔當“頂梁柱”
眼看一切都好起來的時候,何穎慧再次遭受命運的重擊。2022年,76歲的爺爺在床上一睡不醒。爺爺一直是家里的頂梁柱,也是何穎慧的天。天塌了,何穎慧明白到,以后的路得靠自己走了。
何穎慧和輔導員合影
她開始有意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,能夠不麻煩別人就不麻煩別人,一個人外出坐地鐵、辦事。她也欣慰地發現,“這個世界好人多,無論我走到哪里,都有人幫我。一個人坐飛機、乘高鐵,完全沒問題。有時上樓梯,不需要我開口,就有人主動上前幫我。”
在老師的鼓勵下,她憑一臺手機,于2022年8月在抖音上開通了直播賬號。通過唱歌、聊天,與人共情,獲得打賞禮物。每天17時下課后,吃完飯,18時開播,開到凌晨,甚至開通宵。在何穎慧的努力下,直播賬號粉絲漲到了3.9萬,每月能有幾千元收入,多的時候超過1萬元。
“爺爺太苦了,這輩子基本上都是為了我們在勞碌。”何穎慧說。因為久久沒有走出對爺爺的思念和心疼,她很長一段時間整宿整宿睡不著,“一躺下就會想爺爺,只能靠直播來轉移情緒。”
2023年8月,大姑媽因癌癥去世,住在大姑媽家的奶奶回到了家。73歲的奶奶一天吃五六種藥,如今又出現了老年癡呆。何穎慧接過爺爺的接力棒,承擔了養家的責任。交電費、網購生活用品,家里需要什么她就買什么,“他們只要趕集買點菜就可以。”
“我能吃苦,也很有毅力,想做什么就一定要做好。”今年6月中旬拿到畢業證后,她準備全力投入直播創業。為此,她注銷了原來的直播賬號“慧慧同學”,在抖音平臺上申請了新的賬號“何穎慧同學”。“我覺得我現在挺好的,我能活出精彩人生。我是一個邵陽的女孩子,從小那么多人幫助我,關心我,我也想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。我想從邵陽做起,通過直播帶貨助力鄉村振興,回饋社會。”